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擴需求舉措,推動有效投資和增加消費。會議指出,除個別地區(qū)外,限購地區(qū)要增加汽車指標數(shù)量、放寬購車資格限制;打通二手車流通堵點;延續(xù)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政策。
延續(xù)免征新能源購置稅的政策讓近期正準備換購汽車的吳桐(化名)松了一口氣?!斑@段時間一直在糾結到底要換一輛燃油車還是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的充電費的確能比燃油車的油費便宜不少,而且智能化程度也非常高。但是乘用車的購置稅也在減征,而且目前為止市面上也還沒有出現(xiàn)自己滿意的新能源產品,所以陷入了兩難的境地。明年估計市面上會出現(xiàn)更多的新能源產品,到時候應該也會有心儀的新車出現(xiàn)。新能源汽車的減免政策延續(xù)到明年,也能給消費者更多的選擇空間。”
據了解,按照原計劃規(guī)定,今年底,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政策會正式結束,且相關補貼政策也將完全退坡,購買新能源汽車將不再享有國家優(yōu)惠政策。但是由于此前受到疫情、供應鏈等影響,汽車市場產銷較為低迷。對此,不少業(yè)內人士呼吁國家出手“救市”,其中就包括施行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延長等相關政策。
有人注意到,自5月以來,國家出臺多項利好汽車行業(yè)的政策,5月31日,國務院提出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600億元,8月1日起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而此次的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延長政策的塵埃落定無疑又是給汽車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
對此,有不少業(yè)內人士對下半年的汽車市場表達了樂觀情緒?;葑u評級表示,2022年6月以來,由于上海解除了嚴格的長期封控,疊加中央和地方政府出臺一系列促進汽車消費的刺激政策,中國乘用車市場已顯著回暖。受燃油車消費支持政策及電動車需求旺盛的驅動,強勁復蘇態(tài)勢可能持續(xù)至2022年第三季度,使車市從一年前嚴重“缺芯”導致的銷量低迷中大幅回升。
利好政策頻出
回首今年上半年,汽車行業(yè)整體承壓。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副總工程師徐海東表示,1~2月汽車產銷穩(wěn)定增長;3月中下旬長春疫情開始影響汽車產銷;4月上海疫情導致整個長三角汽車整車和供應鏈停產、停運,汽車產銷近乎腰斬。
在此情形之下,國家密集出臺多項政策進行“救市”。6月,汽車市場迎來了政策“暖風”——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根據《關于減征部分乘用車車輛購置稅的公告》,為促進汽車消費,支持汽車產業(yè)發(fā)展,對購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內且單車價格(不含增值稅)不超過30萬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
中國流通協(xié)會副秘書長郎學紅表示,政策惠及面從過去的1.6升提升到2.0升,政策普惠力度超預期。如果全年乘用車要實現(xiàn)增長10%,按照目前政策的力度,將可能會有超過600億元的減稅額度。
為促進汽車消費,7月7日,商務部等17部委聯(lián)合印發(fā)了《關于搞活汽車流通 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重點關注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活躍二手車市場、促進汽車更新消費、支持汽車平行進口、優(yōu)化汽車使用環(huán)境、豐富汽車金融服務等6大問題,針對以上6個領域出臺了12條具體政策措施。
該《通知》明確表示將支持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禁止各地區(qū)設定本地新能源汽車車型備案目錄,不得對新能源汽車產品銷售及消費補貼設定不合理車輛參數(shù)指標;將積極支持充電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居住社區(qū)、停車場、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務區(qū)、客貨運樞紐等充電設施建設,引導充電樁運營企業(yè)適當下調充電服務費;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研究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政策到期后延期問題。
據了解,此前免征新能源汽車購置稅政策已經兩度延期。2014年,我國首次實行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免征政策,并于當年的9月1日開始執(zhí)行,持續(xù)到2017年底。原本計劃于2017年底到期的政策,由于市場反響積極,為了進一步刺激新能源汽車消費,相關部門發(fā)布關于繼續(xù)執(zhí)行的車輛購置稅優(yōu)惠政策的公告,將該政策延續(xù)至2020年底。
2020年4月,相關部門又發(fā)布了《關于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有關政策的公告》,確定自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對購置的新能源汽車繼續(xù)免征車輛購置稅。按照原計劃規(guī)定,今年底,新能源汽車免征購置稅政策會正式結束,且相關補貼政策也將完全退坡,購買新能源汽車將不再享有國家優(yōu)惠政策。
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新能源分會秘書長章弘表示,雖然新能源汽車產業(yè)已從政策單輪驅動向消費和政策雙輪驅動轉變,但受疫情影響,消費者收入減少,購買意愿不足也是客觀現(xiàn)實。因此,如果想繼續(xù)提振消費信心,延長購置稅優(yōu)惠政策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
乘聯(lián)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新能源汽車購置稅的免稅政策是暫時舉措,必然要面臨恢復征稅的過程,但他也表示,“2023年還是應該繼續(xù)免一年車購稅,因為2022年面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退出,如果在2023年征收車購稅,那么對新能源汽車將是較大沖擊?!?/p>
政策推動車市反彈
汽車行業(yè)分析師任萬付認為,從歷史上幾次購置稅減免、減征對車市的拉動作用來看,購置稅對車市的刺激作用還是比較明顯的,尤其是對購買普通品牌的消費者而言,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事實上,近幾年國家的補貼政策確實極大地拉動了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據工信部相關數(shù)據,2016~2020年,我國每年給予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金額就從8.6億元增長到105.4億元,補貼總額超過300億元。在此背景下,國內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從2012年底的2萬輛,大幅攀升到2022年5月底的1108萬輛。
今年6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59萬輛和59.6萬輛,同比均增長1.3倍。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完成266.1萬輛和260萬輛,同比均增長1.2倍,市場占有率達到21.6%。在乘用車市場,6月,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更是達到27.4%,1~6月累計滲透率24.3%。
崔東樹表示:“疫情下的公共出行更多改為私車出行,而在油價高居不下等背景下,消費者更多會選擇新能源車,因此中國新能源產業(yè)優(yōu)勢進一步變?yōu)樵隽績?yōu)勢。上半年,中國新能源車占世界份額已達到59%的超高水平。”
而汽車產業(yè)的全面復工復產以及時隔多年后再度推出的乘用車減半征收購置稅政策,也使得產銷超過了預期,激發(fā)了市場活力。數(shù)據顯示,6月,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49.9萬輛和250.2萬輛,環(huán)比分別增長29.7%和34.4%,同比分別增長28.2%和23.8%。
國家稅務總局公布的數(shù)據顯示,乘用車減半征收購置稅政策實施一個月以來,全國共減征購置稅71億元,減征車輛109.7萬輛,其中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車減征稅款34億元,占比約48%;1.6~2.0升排量乘用車減征稅款37億元,占比約52%。總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惠譽評級表示,2022年第二季度,乘用車批發(fā)交付量同比下降2.2%。隨著車企提高產量及經銷商補庫存以彌補疫情管控期間銷量下滑的影響,6月該指標同比強勁反彈42%。6月乘用車零售銷量亦同比增長22%,部分原因是6月1日起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政策生效,使得部分5月的訂單延遲履行,而部分7月的需求提前釋放。此外,由于海外市場電動車需求強勁及其他地區(qū)陷入供應瓶頸,中國乘用車出口延續(xù)高增長態(tài)勢,2022年第二季度同比增長40%。
中汽協(xié)預判,2022年我國汽車銷量有望達到270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2.7%左右。其中,乘用車銷量有望達到2300萬輛左右,同比增長7%左右;商用車有望達到400萬輛,同比下降16%左右;新能源汽車超過550萬輛,增速超過56%。